护士资格考试VIP版理论精讲 VIP版在线测试  |  会员专区  |  基护 内护 外护 妇护 儿护 医护在线测试  |  生理学 教学改革
医护学习网
您的位置:首页 > 护士资格考试 > 护理学基础

静脉输液法

一、常用输液的目的

1.补充水和电解质纠正水电解质失调,维持酸碱平衡。

2.补充营养,供给热能。慢性消耗性疾病、不能由口进食的病人。

3.输入药物,达到控制感染、治疗疾病的目的 。各种中毒、严重感染。

4.补充血容量,改善微循环,维持血压。严重烧伤、大出血、休克。

5.输入脱水剂,降低颅内压,达到利尿消肿的目的。

二、常用溶液和作用

(一)晶体溶液

1.葡萄糖溶液 5%葡萄糖溶液及10%葡萄糖溶液,供给水分和热能。

2.等渗电解质溶液 0.9%氯化钠、5%葡萄糖氯化钠和复方氯化钠等,供给水、电解质。

3.碱性溶液 5%碳酸氢钠和11.2%乳酸钠,纠正酸中毒,调节酸碱平衡。

4.高渗溶液 20%甘露醇、25%山梨醇和25%~50%葡萄糖溶液,可利尿脱水。

(二)胶体溶液

1.右旋糖酐 分为两种:中分子右旋糖酐,可提高血浆胶体渗透压,扩充血容量;低分子右旋糖酐,可降低血液黏稠度,改善微循环。

2.代血浆 可增加胶体渗透压及循环血量,如羟乙基淀粉(706)、氧化聚明胶和聚维酮等,急性大出血时可与全血共用。

3.浓缩白蛋白注射液 提高胶体渗透压,补充蛋白质,减轻组织水肿。

4.水解蛋白注射液 补充蛋白质,纠正低蛋白血症,促进组织修复,用于低蛋白血症、营养不良。

(三)静脉营养液

如氨基酸、脂肪乳剂注射液等。

三、静脉输液法

(一)周围静脉输液法

1.评估

(1)年龄、病情、自理能力、心理反应、合作程度

(2)输液目的、药物的性质、治疗作用和不良反应。出入量、心肺功能、

(3)穿刺部位皮肤的情况,是否完整、有无破损、皮疹、感染、静脉的弹性、充盈度、及滑动度。

(4)环境是否整洁、安静,需要时调节室温。

2.计划

(1)注射盘:常规皮肤消毒用物(2.5%碘酊、75%乙醇、棉签)、止血带、胶布或输液贴、网袋、治疗巾、启瓶器。必要时备夹板及绷带。

(2)无菌注射液:

(3)按医嘱准备药液

(4)输液卡、输液架

3.实施

(1)密闭式输液法

1)根据医嘱,准备

2)洗手,戴口罩 根据医嘱备药物,认真检查瓶签药名、浓度、剂量,药液的质量和有效期,检查瓶口是否松动。常规消毒瓶塞,根据医嘱加入药物并混匀,注意药物配伍禁忌,在输液瓶标签上注明病人姓名、床号和加入的药物名称。

3)检查输液用具:检查输液器的有效日期、外包装是否严密,合格后将输液管和排气管针头同时插入瓶塞至针头根部。

4)请第二人核对后,携用物至病人处,核对病人床号、姓名,做解释。

5)排尽输液管内气体。排气一次成功的标志为:茂菲滴管液面1/2或2/3满,茂菲滴管以下输液管内无气泡,液体无外溢。

6)舒适体位,选好输液部位。

7)选择静脉,备胶布,常规消毒穿刺部位,距穿刺点上方6 cm以上结扎止血带,嘱病人握拳,使静脉充盈。

8)再次核对,二次排气

9)静脉穿刺,静脉穿刺见回血后,将针头平行再进入血管少许,放松止血带和调节器,嘱病人松拳(三松),胶布固定。

10)调节滴速一般成人40~60滴/min、儿童20~40滴/min。

11)再次核对

12)整理床单位

13)洗手,记录输液时间

14)加强巡视

15)连续输液,应及时更换输液瓶

16)输液完毕,拔出针头

17)安置病人,整理床单位

(2)开放式输液法:此法能灵活地变换输液的种类和药量,可根据病情变化按需要添加各种药物。但易被污染,多用于抢救危重病人、大手术病人及病儿。

1)同密闭式输液法核对、解释,用物准备:

2)护士准备

3)开放式输液装置;其余同密闭式输液。准备药液,除去铝盖、常规消毒瓶塞及瓶颈,拔松瓶塞备用;打开输液瓶包,一手持输液瓶,折叠输液管,按取用无菌溶液法,倒入30~50ml溶液(注意:溶液瓶口不能紧贴输液瓶口),冲洗输液瓶和输液管,将液体排入弯盘用以减少输液反应,然后倒入所需溶液,盖上瓶盖,接针头备用。

4)同密闭式输液法进行静脉输液

5)输液过程中如需添加溶液,溶液瓶口勿触及输液瓶口以免污染。如需在输液瓶中加药,应用注射器抽吸药液,取下针头(以免针头脱落至输液瓶内,污染药液),在距离瓶口1cm处注入,并轻轻摇匀药液。

(3)静脉留置针输液法:静脉留置针适用于临床输液、输血及动、静脉抽血等。由外套管、延长管、连接口、针芯和针翼组成。静脉留置针外套管的材料与血管相融性好,且柔软、无刺激,能在血管内保留72h。并可减少穿刺的次数,有利于保护血管,减少病人反复穿刺的痛苦;便于给药和抢救,可提高护理工作的效率。

1)按密闭式输液法和对、检查、准备。

2)检查静脉留置。

3)舒适卧位,在穿刺点上方10cm处扎止血带,常规消毒皮肤。

4)将头皮针连接输液器,插入静脉帽内并排气。

5)嘱病人握拳,使静脉充盈,手持针翼,外套管借助针芯一起,以15°~30°角直接刺入血管,见回血后压低角度再进针少许,将外套管送入血管内,打开调节器,待输液通畅后退出针芯。

6)固定留置导管。记录留置时间。

7)整理与记录于密闭式输液相同。

8)输液完毕,从静脉帽内输入稀释肝素溶液或生理盐水封管。

9)再次输液,常规消毒静脉帽胶塞,把输液器头皮针刺入静脉帽即可。

10)输液时加强巡视,注意倾听病人的主诉,并观察局部静脉又无红、肿、热、痛,如有异常及时处理。

4.评价

(1)严格执行无菌操作技术及查对制度。

(2)操作正确、规范,静脉穿刺一次成功,达到治疗目的。

(3)输液局部与全身无异常反应。

(4)与病人沟通有效,病人能理解树输液目的,有安全感,并积极配合。

5.注意事项

(1)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,预防并发症,严格执行查对制度,防止出现差错。

(2)需长期输液者,要注意保护和合理使用静脉,一般从远端小静脉开始。

(3)根据病情需要,有计划地安排输液顺序,如需加入药物,应合理安排,注意配伍禁忌,以尽快达到输液目的。

(4)输液前应排尽输液管及针头空气,药液滴尽前要按需及时更换溶液瓶或拔针,严防造成空气栓塞。

(5)有刺激性、黏稠度大的药物宜选用较大的血管。

(6)输液过程中应加强巡视,耐心听取病人的主诉,严密观察注射部位皮肤有无肿胀,针头有无脱出、阻塞或移位,针头和输液器衔接是否紧密,输液管有无扭曲受压,输液滴速是否适宜以及输液瓶内溶液量等,及时记录在输液卡或护理记录单上。

(7)连续输液超过的24小时,应每天更换输液器。

(8)防止交叉感染,做到一人一巾一带。

(9)留置针保留3~5天,最多不超过7天,并保护相应肢体,一旦发生针管内有回血,应立即用肝素液冲洗,以免堵塞管腔。

(二)颈外静脉插管输液法

颈外静脉是颈部最大的浅静脉,行径表浅,易于穿刺与固定。

1.目的

(1)需要长期输液,而周围静脉不易穿刺的病人。

(2)周围循环衰竭的危重病人,需测中心静脉压

(3)长期静脉内输入高浓度的、刺激性强的药物,或采用静脉营养疗法病人。

2.穿刺部位 在下颌角与锁骨上缘中点连线之上1/3处,颈外静脉外缘处进针。

3.用物 无菌穿刺包;普鲁卡因注射液,无菌手套,宽胶布,弯盘,火柴,酒精灯;余物同周围静脉输液法。

4.操作方法

(1)核对、检查、准备

(2)协助病人去枕平卧,头偏向穿刺的对侧,并尽量后仰,必要时肩下垫以小枕,使颈部伸展平直以利于穿刺。

(3)常规消毒皮肤,打开穿刺包,戴无菌手套,铺孔巾。

(4)用1%的普鲁卡因在预定的穿刺点旁2mm处,作局部麻醉。

(5)用尖刀片在穿刺点上刺破皮肤作引导,以减少进针时皮肤阻力。

(6)持穿刺针进针角度与皮肤呈45o角,进入皮下改为25o角,再沿颈外静脉走向刺入,见回血后用左手拇指按住针栓孔;右手持硅胶管快速从针栓孔插入10~11cm,见硅胶管有回血再进入少许,即退出穿刺针,移去孔巾,接上输液器,取宽胶布,经烘烤后距穿刺点0.5cm处固定硅胶管,再次消毒穿刺部位。

(7)覆盖无菌纱布或无菌薄膜敷贴固定。

(8)输液结束用稀释肝素溶液(每毫升生理盐水含肝素10~100U)2~5ml注入硅胶管内,将无菌静脉帽与针栓部旋紧。

(9)若再次输液,常规消毒静脉帽,接上输液器即可。

(10)停止输液拔管时动作宜轻柔,勿使硅胶管折断;对长期置管病人应边抽吸边拔,避免残留的小血块落入血管内;在穿刺点加压数分钟,避免空气进入静脉。消毒穿刺点皮肤并覆盖无菌敷料。

5.注意事项

(1)置管后,如发现硅胶管内有血,应立即用肝素液冲洗,以免堵塞管腔。

(2)每日更换敷料,用碘伏溶液消毒穿刺点周围皮肤。

(3)拔管时,应注意动作轻柔,以免硅胶管折断。

四、输液速度的调节

(一)调节输液速度的原则

1.根据病人的年龄、病情、药物性质进行调节,一般成人40~60滴/分,儿童20~40滴/分。

2.对年老、体弱、婴幼儿、有心肺疾患的病人输入速度宜慢;对严重脱水、心肺功能良好的病人输液速度适当加快。

3.一般输液速度可稍快;而高渗盐水、含钾药物、升压药物等输入速度宜慢。

(二)静脉输液滴注速度的计算方法

1.已知输入总量与计划使用时间,计算每分钟滴数。

每分钟滴数=输液总量×每毫升相当滴数(15滴)/输液时间。

例:日输入总量2000ml,需10h输完,求每分钟滴数。

解:每分钟滴数=2000×15/(10×60)=30000/600=50(滴)

2.已知输液总量和每分钟滴数,计算每小时输入量。

每小时输入量(m1)=每分钟滴数×60(min)/每毫升相当滴数(15滴)。

例:每分钟滴数为54滴,计算每小时输入量。

解:每小时输入量(m1)=54×60/15=216(m1)

五、输液常见故障及处理

(一)溶液不滴

1.针头滑出静脉外:液体注入皮下组织,局部有肿胀、疼痛,应另选血管重新穿刺。

2.针头斜面紧贴血管壁:可调整针头位置或适当变换肢体位置,直到滴注通畅为止。

3.针头阻塞:折叠滴管下输液管,同时挤压近针头端的输液管;若感觉有阻力,且无回血,则表示针头已阻塞,应更换针头重新穿刺。

4.压力过低:可抬高输液瓶位置。

5.静脉痉挛:可用热水袋或热毛巾热敷注射部位上端血管,以缓解静脉痉挛。

(二)茂菲式滴管内液面过高

1.如滴管无侧孔,可将输液瓶从输液架上取下,倾斜液面,使插入瓶内的针头露于液面上,等溶液缓缓流下,直至滴管露出液面,再将瓶挂于输液架上,继续进行滴注。

2.如滴管侧壁有侧孔,可夹闭滴管上端的输液管,打开调节孔,当液体下降至所需的高度时,即可关闭调节孔。

(三)茂菲式滴管内液面过低

1.夹闭滴管下端输液管,同时挤压塑料滴管,迫使液体流入滴管,直至液面升高至所需高度松开下端输液管,继续输液。

2.如滴管侧壁有调节孔,可夹闭滴管下端的输液管,打开调节孔,当液面升高至所需高度时,即可关闭调节孔。

(四)滴管内液面自行下降

输液过程中,如有茂菲式滴管内液面自行下降,应检查滴管上端输液管和滴管内有无漏气或裂隙,必要时更换输液器。

1.输液时液体滴入不畅,注射部位无肿胀、疼痛,有回血,原因是

A.针头滑出血管外 B.针头斜面一半在血管内,一半在外 C.针头阻塞 D.输液时间过长 E.针头斜面紧贴血管壁 答案:E

2.下列输液病人中可加快输液速度的是

A.高热病人 B.补钾病人 C.风湿性心脏病病人 D.急性胃肠炎,严重脱水病人 E.老年性慢性支气管炎病人 答案:D

3.输液时如何处理因静脉痉挛导致的滴注不畅

A.减低滴液速度 B.加压输液 C.局部热敷 D.适当更换肢体位置 E.降低输液瓶位置 答案:C

4.为了改善病人的微循环,应选用的溶液是

A.5%葡萄糖注射液 B.0.9%氯化钠溶液 C.低分子右旋糖酐 D.10%葡萄糖注射液 E.5%碳酸氢钠 答案:C

六、输液反应及护理

(一)发热反应

1.临床表现 多发生于输液后数分钟至1h,表现为发冷、寒战、发热。轻者体温升高至3 8℃左右,停止输液数小时体温可恢复正常。重者初起寒战,继之体温可高达40℃以上,并伴有头疼、恶心、呕吐、脉速等症状。

2.原因 因输入致热物质引起。

3.护理措施

(1)预防:严格检查药液质量、输液用具包装及有效期,严格无菌技术操作,以防致热物质进入体内。

(2)反应轻的病人可减慢输液速度或停止输液,严重的病人应立即停止输液,立即与医生联系。

(3)密切观察病情及体温变化

(4)对症处理寒战时可增加盖被、用热水袋保暖或给热饮料;高热时予以物理降温,或根据医嘱给予药物。

(5)遵医嘱给与抗过敏或激素治疗。

(6)保留剩余液体及输液用具,必要时送检,查找原因。

(二)循环负荷过重(急性肺水肿)

1.临床表现 输液过程中病人突然出现胸闷、气促、咳嗽、咯粉红色泡沫样痰,严重时可有泡沫样血痰自口鼻涌出,肺部听诊可闻及大量湿啰音。心率快,心律不齐。

2.原因 输液速度过快,短期内输入过多液体,使心脏负担过重引起。

3.护理措施

(1)预防 严格控制输液滴速和输液量,对心肺疾患、老年人、儿童尤为重要。

(2)立即停止输液,及时通知医生,配合抢救。

(3)使病人取端坐位,两腿下垂以减少静脉回流,减轻心脏负荷。

(4)给与高流量吸氧,使肺泡内压力增加,减少肺泡内毛细血管渗出液的产生,同时给予20%~30%乙醇湿化吸氧。乙醇有降低肺泡内泡沫表面张力的作用,使泡沫破裂,改善肺部的气体交换及缺氧状态。

(5)按医嘱给予血管扩张剂、平喘药、强心剂、利尿剂等。

(6)必要时进行四肢轮流结扎:止血带以阻断静脉血流,每隔5~10min放松一侧肢体的止血带,可有效地减少静脉回心血量,缓解肺水肿症状。待症状缓解后,逐步解除止血带。

(三)静脉炎

1.临床表现 病人输液部位沿静脉走向出现条索状红线,局部组织发红、肿胀,病人感到灼热、疼痛,有时伴有全身发热症状。

2.原因 长期输入浓度高、刺激性强的药液,或静脉置管时间过长,引起静脉壁的化学炎性反应。也可因输液过程的无菌操作不严引起静脉的感染。

3.护理措施 以避免感染、减少对血管刺激为原则。

(1)严格无菌操作,对血管壁有刺激性的药物应充分稀释后应用,防止药液溢出血管外;要有计划地更换注射部位,以保护静脉,延长使用时间。

(2)立即停止局部输液,抬高患肢并制动,局部可用95%乙醇或50%硫酸镁行热湿敷。

(3)用中药如意金黄散等外敷。

(4)超短波理疗。

(5)合并全身感染时,按医嘱给予抗生素治疗。

(四)空气栓塞

1.临床表现 输液过程中,病人突感胸闷、胸骨后疼痛,随即出现呼吸困难、严重发绀,心前区听诊可闻及响亮、持续的“水泡音”。

2.原因 由于输液时空气未排尽,输液管连接不紧密或加压输液;连续输液添加液体不及时等原因引起;加压输液、输血时,无人守护致空气进入血管内,发生空气栓塞。

空气进入静脉,随血循环到达右心房、右心室,如空气量少可被右心室压入肺动脉,并分散进入肺小动脉,最后经肺毛细血管吸收,损害较小。如空气量大,在右心室阻塞肺动脉入口,使血液不能进入肺内,导致机体严重缺氧,甚至引起病人死亡。

3.护理措施

(1)预防 输液前,排尽输液管内气体,输液过程中密切观察,加压输液或输血时专人守护,以防发生空气栓塞。

(2)发生空气栓塞,立即停止输液,及时通知医生,配合抢救,安慰病人减轻恐惧感。立即使病人左侧卧位和头低足高位,有利于气体向上漂移至右心室的尖部,避免阻塞肺动脉入口,随着心脏搏动,将空气与血液混为泡沫,分次小量进入肺动脉内,以免发生肺栓塞。

(3)给与高流量氧气吸入。

(4)密切观察病情,发现异常及时处理。

5.让空气栓塞病人取左侧卧位,是为了避免气栓阻塞在

A.主动脉入口 B.肺静脉入口 C.肺动脉入口 D.上腔静脉入口 E.下腔静脉入口 答案:C

6.输液发生肺水肿,让病人采取端坐位,双腿下垂并进行四肢轮流结扎,其主要目的是

A.减少肺泡内毛细血管漏出液的产生 B.减少静脉回心血量 C.改善缺氧症状 D.使病人舒适 E.改善末梢血液循环 答案:B


内容纠错 | 意见建议 | 关于我们 | 联系站长
Copyright©2009-2025 医护学习网 * Medicine & Nursing Learning