护士资格考试VIP版理论精讲 VIP版在线测试  |  会员专区  |  基护 内护 外护 妇护 儿护 医护在线测试  |  生理学 教学改革
医护学习网
您的位置:首页 > 生理学

中枢抑制

在神经活动中,中枢内既有兴奋性作用,也有抑制性作用。正常的神经活动是由兴奋和抑制协调统一而完成的,如肢体运动时屈肌兴奋,同时相应的伸肌就是抑制,动作才能完成。根据抑制性作用在突触中发生的部位,将中枢抑制分为突触后抑制和突触前抑制。

(一) 突触后抑制

这是由抑制性中间神经元来完成的。抑制性中间神经元的末梢释放抑制性神经递质,引起突触后膜产生IPSP,使其兴奋性下降,产生抑制性作用。根据抑制性中间神经元的联系方式,突触后抑制有两种方式:

回返性抑制
回返性抑制

①传入神经传入侧支性抑制。它是指一个感觉纤维进入脊髓后,一方面兴奋某一中间神经元,同时发出分支,兴奋一抑制性中间神经元,使其抑制另外的在功能上有关联的神经元;如一伸肌的肌梭的传入纤维进入中枢后,一方面兴奋伸肌α运动神经元引起牵张反射,同时发出侧支,兴奋一个抑制性中间神经元,后者再发出纤维抑制相应的屈肌。

②回返性抑制。指一个神经元兴奋时,冲动由轴突传出,同时轴突发出侧支兴奋一个抑制性中间神经元,此神经元轴突反回来抑制最初兴奋它的神经元,使其兴奋终止(图)。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和Renshaw细胞之间的联系,就是这种抑制方式,当支配Renshaw细胞的α运动神经元兴奋时,Renshaw细胞被兴奋,它反过来抑制运动神经元的兴奋。这种负反馈性抑制方式可使某一活动适度发生而又及时终止。

突触前抑制
突触前抑制

(二)突触前抑制

突触前抑制的结构基础是轴突-轴突型突触,如图所示,A纤维末梢与神经元C形成突触,可兴奋该神经元,而B纤维与A纤维末梢形成轴突-轴突型突触。B纤维可引起A纤维膜部分去极化产生抑制作用。部分去极化后引起抑制的原因是,当A纤维再有兴奋传来,传至末稍时,动作电位的幅值会相对减少,因而释放的神经递质减少,对C神经元的作用减少。例如,正常A纤维末梢兴奋时,膜电位从-90mV升至+30mV,动作电位幅值达120mV;但如果B纤维兴奋先引起了A纤维部分去极化,膜电位变为-70mV,此时当A纤维产生动作电位时,幅值只有100mV;而动作电位的减弱将引起A纤维末梢释放神经递质减少,导致神经元C的EPSP减少,产生了抑制作用。这里最重要的是指B和A之间建立了轴突-轴突型的突触,通过对轴突的抑制,使另一突触(A-C)的作用减弱,产生抑制。由于在A-C突触中,A是突触前结构,因此称为突触前抑制。


内容纠错 | 意见建议 | 关于我们 | 联系站长
Copyright©2009-2025 医护学习网 * Medicine & Nursing Learning